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
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含量很低,可作为膜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其作用可能是参与启动B细胞产生抗体,其功能也与某些自身抗体和抗毒素抗体有关,如抗核抗体、抗基底膜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白喉类毒素抗体,破伤风类毒素抗体等有关。
ELISA法、RID法(放射免疫扩散法):
新生儿:阴性。
成 人:1~60mg/L (0.1~4mg/dl)。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1)升高:
①多发性高IgD血症: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麻风、骨髓炎、化脓性皮肤病)、Kwash-iorkor(夸希奥克病、恶性营养不良)、特异反应性疾病、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症(高IgM血症、伴免疫球蛋白缺乏症、IgA单独缺乏症)、周期性发热(2-12年)等。
②单纯性高IgD血症:IgD骨髓瘤、良性单纯性免疫球蛋白血症很少、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等。
(2)降低:
①IgD缺乏的家族(常染色体异常)、IgD、IgA、IgM免疫球蛋白减少为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症(新生儿的一过性低γ-球蛋白血症、婴儿无γ-球蛋白血症)、重症复合性免疫功能缺陷症(SCID)、Good综合征。
②IgD显著减少甚至消失:类肉瘤病、IgD单独缺乏有易感的倾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