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学论文 |
|
4鲁迅对孔子及其美学思想的评说 |
孔子和鲁迅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人。他们生活的年代遥遥相距两千四百多年,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差异。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关于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形态,史学界尚无统一的说法,此处只依其一);鲁迅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度,新民主主义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可他们都在各自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成了超绝一时的、有杰出 |
1924 |
1-29 |
|
4“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 |
一、问题的提出 二、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 |
1117 |
1-29 |
|
4什么是美学 |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 |
6593 |
1-27 |
|
4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环保文化培育模式研究 |
摘 要:我国石化行业的安全环保管理亟待提升,而安全环保文化意识的培育应首当其冲。本文以美国杜邦公司为对象,研究了其安全环保文化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原则,以及培育建设的四个阶段,探析了杜邦公司安全环保文化的培育模式,为我国石化企业安全环保文化的培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杜邦 安全环保文化培育 模式 今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着火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环 |
白玉 宋伟 |
522 |
1-18 |
|
4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 |
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带来文化进步。相对于科技发展所能提供的成长空间,文化填充滞后,对机会的利用有一个反应与消化过程。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技术与文化之间不是绝对的正向关系,存在着逆动危险,换句话说,技术进步有可能带来文化退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南辕北辙的事并非空穴来风,在历史上时有发生。风 水 先生们手中的罗盘就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但是它强化的是迷信的程度。
堪称技术革命的技术进步在人类 |
徐宏力 |
1804 |
1-9 |
|
4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 |
美学从诞生到今天,伴随着人类思想的不断提升和人类审美实践的日益丰富多彩,经历了多次转型,也产生了以不同研究对象命名的审美观念和美学学科,如文艺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环境美学等等。当前,面对这样一个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社会后现代化的人类语境,特别是面对数字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的似乎已经超越了人类智力想象范围的发展和变化时,更多的学者对美学体系已经被彻底解构、美学在今天已无话可说、美学转向了穷 |
刘自力 |
1457 |
1-9 |
|
4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 |
在互联网触角延伸、无远弗届的今天,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价值阐释,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媒介认知,也不限于技术功能的效益省察,还需要有人文价值理性的意义阐释。探询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旨在破除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遮蔽,将电子媒介革命的现象学诠释作为体认和建设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思维平台和实践前沿,让网络技术的文化命意不断创生与人的精神向度同构的意义隐喻,使其成为人类“澄明的精神在大地行走”的一 |
欧阳友权 |
608 |
1-9 |
|
4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 |
一、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就目前检索到的资料看,中国大陆知识界对于大众文化的集中批判,大约开始于90年代初期,(2)而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则是应用得最早、最普遍的范式。首先使用这个范式的可能是我本人在1993年《文艺争鸣》第六期发表的《欲望与沉沦———大众文化批判》,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对于大众文化的抽象批评,没有特别针对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我自己后 |
陶东风 |
538 |
1-9 |
|
共 94 篇论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2页 8篇论文/页 转到: |
|
|